冬季,肉鸡呼吸道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随着冬季气温下降,昼夜温差较大,肉鸡呼吸道病已经普遍流行。由于引起鸡群出现呼吸道病的原因很多,基层兽医及养殖户在做出诊断和类症鉴别时往往感到困难。为此,现就冬季,肉鸡呼吸道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作简要介绍。
一、发病原因
1、鸡呼吸系统结构的特殊性
禽类所特有的气囊结构,使鸡的呼吸系统可以说是从鼻到肺、至腹腔脏器、至骨骼及相关组织的“开放”系统。这样的结构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并且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俗话说“病从口入”,也就是这个道理。
2、环境因素引起:在饲养、管理、消毒、防疫及疾病等各个环节都有引发呼吸道病的因素。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机体抵抗力强弱有极大的关系,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激发因素:如尘螨、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药物以及气候变化、运动等,这些都可能是呼吸道疾病的激发因素。
通风不良也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或之外的其它疾病。如果通风不良,舍内粉尘及有害气体就会含量过高。尤其是在肉鸡饲养的后期,鸡群吃得多,排的粪便也多,若垫料、粪便清除不及时,就会使舍内产生有害气体的来源增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呼吸道疾病。但突然通风也会导致环境出现负压,给呼吸道表面细胞带来损失,导致微血管破裂等,给病原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冬季养殖户习惯把鸡舍门窗密闭起来,有的甚至是用双层塑料布把门窗密封起来,为了防感冒,很少通风,这样氨气等有害气体始终在空气中循环,从而造成流泪、甩鼻子、咳嗽、眼结膜发红等呼吸道症状。这时一定要坚持通风,每天中午都要打开天窗通20-30分钟,让新鲜空气流通进来,否则污浊空气给鸡带来的伤害可能远大于感冒带来的损失。有关专家提示不管天多冷,每天都应该坚持中午通风20-30分钟。
温度控制水平差、湿度过高或过低等也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因素。在饲养管理过程当中同样要做好。
3、疫苗使用不当引起的呼吸道病 首先,疫苗反复、超剂量使用时,可能出现体内病原体蓄积,导致疫苗病毒感染,因疫苗(主要指活苗)本身也是病毒,有一定的毒力和刺激性,接种后,降低了呼吸道的抵抗力,结果造成细菌性疾病或支原体病等继发感染;其次,由于国内鸡群中大量使用由非SPF鸡胚生产的活疫苗,这些疫苗往往存在支原体和外源病毒的污染,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也人为地造成了这些病原体的水平传播。非SPF鸡胚活疫苗已成为中国家禽业支原体感染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
另外,饲养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几率,假如以上的环境因素跟不上,也可以通过精细的管理来加以纠正,这样也能避免疾病的发生。
4、疾病方面
(1)支原体携带及环境污染:支原体不侵入机体组织与血液,而是粘附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上并定居,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细胞损伤,产生广泛的异常免疫反应,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产生的抗各种器官组织的自身抗体,可引起自身免疫性并发症和呼吸系统障碍。临床以咳嗽、甩头、甩鼻子为主,恢复起来比较慢,与气候温度降低、刺激呼吸道黏膜有很大关系,治疗一定要结合通风换气工作,同时用治疗支原体的药物,如硫氰酸红霉素、多西环素等配合鱼肝油。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是肉鸡呼吸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ND、IB、IBD也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另外,也有上述疾病混发引起的呼吸道病。
(2)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鸡群,肉鸡多发于20日龄以上,尤其是普通感冒、流感与支原体、细菌混感的呼吸道症状,临床表现呼噜、咳嗽、呲呲、甩鼻子。治疗可选用“欣奇呼泰”,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呼吸道同时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新城疫和死亡率高的感冒时,还需要对症对因治疗,会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感冒和传染性鼻炎混合感染:临床表现为肿脸、鼻孔粘料、咳嗽、呲呲,流清鼻涕或者是黄色脓鼻涕,蛋壳颜色变浅,排绿色或浅黄绿色粪便,减料,治疗选用双黄连配合磺胺类药物,如“双黄连口服液”+“冠炎双效”。
5、免疫方面
在做ND和IB免疫时往往出现“可逆性”的呼吸道反应,健康鸡出现后3-5天自然恢复。但是商品肉鸡接种ND和IB后,与自身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这也是肉鸡常发的呼吸道病的原因之一。
在做IBD免疫后,会使鸡的抗体应答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了对ND、IB、支原体等的抵抗力。尤其是使用中等偏强的IBD苗后,对ND抗体产生的干扰作用很大。有的养殖户长期使用中等偏强的IBD苗,致使呼吸道疾病长期得不到控制。不当的疫苗接种方法也可使疫苗反应加重。
因此,在免疫的前后或配合疫苗同时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或肽制剂,如“安疫肽”,会增强疫苗效力和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症的出现。
6、日常管理方面
鸡舍温度不稳定是各种疾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鸡舍通风不良,氨气和硫化氢浓度高等因素均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舍内湿度小空气干燥,空气中的尘埃过多也是造成呼吸道病的诱发因素。
四、预防对策
1、综合措施
A、采用合理的饲养密度,不同的品种采取合理的饲养密度。
B、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给鸡群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做好日常的消毒卫生工作,保持鸡场、鸡舍的环境卫生。
C、建立科学的消毒管理措施,对于病死鸡要深埋或彻底销毁,杜绝传染源,疫区要严格消毒。鸡场应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和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2、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
在7日龄做新支二联苗免疫时,做好对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以及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的预防,疫苗免疫之后,用“氟莱克”3天,可以有效地防治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引发的呼吸道病。另外,在7日龄要ND活苗结合灭活苗一起免疫,可以大大降低后期饲养中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
有的养殖户反映做完IBD免疫后,80%以上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果当地不是IBD的高发区,在13日龄做IBD免疫时就没有必要用中等偏强的苗,选择对法氏囊影响小的弱毒苗,即有利于ND抗体水平的稳定,又可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
3、做好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的基础主要针对大肠杆菌和支原体进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可选该类药物进行治疗,针对大肠杆菌有“诺伟达”、“氟莱克”,另外,在呼吸道的多发地区建议经常性的使用多种维生素(如呼吸型宝维金利来)、超浓缩鱼肝油、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抗冷应激,保护呼吸道黏膜,可有效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加速呼吸道疾病康复,目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呼吸道病比较广泛,养殖户一定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科学养殖。 选自《中国畜牧兽医报》、《中国牧业通讯》